欧阳修的《生查子》想必大家非常熟悉,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 古时的元宵节相当于现在的情人节,是许多浪漫爱情故事的开端。
辛弃疾也有这样知名的诗句,“众里寻它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经典电视剧《大明宫词》里,14岁的太平公主,在元宵节这天偷偷出宫,逛庙会、赏花灯。也就是在元宵灯会上,她第一次遇到了薛绍。
元宵节起源于汉代,在明清时,与中秋节、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节日。宋朝时,元宵节十分盛行,有燃花灯、点烟火、杂技表演等民俗活动,灯市非常热闹。到了明代,元宵节还会给百官十天假期。
后来,社会逐渐开放,元宵节又被取消了假期,久而久之,元宵节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感也就降低了许多。那么,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,春节余兴未尽,不如趁此机会好好过个元宵!
放花灯的习俗起源于汉代。汉武帝对神仙深信不疑,对祭祀太一神十分重视。正月十五这天黄昏以后,彻夜点灯祭祀。到汉明帝时,为弘扬佛法,元宵节当晚要在宫廷和寺院“燃灯表佛”。此后,放灯的习俗就从宫廷流传到民间,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。
一提到元宵,不难想象互联网又会掀起一场关于南北方习俗不同的口水战。南北方关于元宵的做法和名称都不同,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。其实,这种节日美食在宋朝时叫“浮圆子”,多形象。大部分人应该比较喜欢甜的元宵,黑芝麻和水果是两种经典的口味,出锅后再撒上一些干桂花,这一碗糯米圆子可谓是色香味俱全。
猜灯谜的习俗起源于南宋,每逢元宵佳节,文人墨客会把谜语写在纱灯上,供人们猜谜助兴。灯谜内容取材非常广泛,上自天文,下至地理,经史辞赋,非常考验文学素养,因而这个有趣的活动一直延续了下来。《红楼梦》中,元宵之夜,元春还差人从宫中送出一个灯谜,请大家赏玩。
放天灯就是放孔明灯,三国时期,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来传递军情。清朝道光年间,土匪横行霸道,于是人们在躲避盗匪而四散逃逸之后,通过燃放天灯来互相报平安,所以天灯又被称为“祈福灯”或者“平安灯”。
后来,民间就形成了在元宵节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,人们将愿望写在灯上,希望天灯能够到达天庭,向上天祈福许愿。
这个元宵节你打算如何度过呢?是煮一碗热腾腾的芝麻馅汤圆?还是走出家门去看热闹的灯会集市呢?不论怎样过这一天,用照片把这些美好微小的生活碎片保存起来吧。
查看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