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聋人节|你的理解与尊重,或许可以赋予他们面对「无声世界」的力量

我们会沉醉于天籁般的音乐之中无法自拔,会安于内心一隅且听风吟,当然也会因为聒噪的蝉鸣蛙声而心烦意乱…

这些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现象,但是对于一个群体而言,这些声音都是他们难以企及的梦想。他们是被上帝按了“静音键”的聋人群体。

这个群体经常被称为“聋哑人士、失聪人士、弱听人士、听障人士”等等,但其实他们都自称为“聋人(Deaf)”并希望被这样称呼。

根据《World Federation of the Deaf》与《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ard of Hearing》于1990年的联合声明, “听障”一词只从医学角度包含了聋人和弱听人士,但实际上并未能充分识别两者。聋人(Deaf)是指以手语为母语, 并拥有或认同聋人文化的听障者。

正是因为人们关注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1957年,世界聋人联合会将每年九月的第4个星期日定为“国际聋人日”,借此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、尊重与关怀,让无声世界充满有声的关爱!

接下来是科普环节:

「关于耳聋」

耳聋是听觉功能障碍的表现,轻者称之为听力减退,重者或完全丧失者称耳聋或全聋。

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聋或后天性聋。先天性聋为出生聋,由遗传基因突变,或母体宫内,或分娩异常导致;后天性聋为出生后致聋,多由疾病或损伤引起。

「耳聋不可怕」

虽然很多患者的听力损失可能无法完全恢复,但是我们有很多手段可以帮助聋人回归正常生活,最常见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助听器。助听器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,补偿患者听力。

此外,对于重度聋或全聋患者,现在世界上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,通过植耳蜗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神经来恢复、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,改善聋人的生活质量。

「如何预防耳聋」

我们无法改变先天性的基因突变,但是对于“后天性聋”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,例如手机、耳机的使用,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是导致耳聋的原因之一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噪音性聋,当你恰巧带有耳聋基因时,则更应当注意。

例如应减少通话次数、避免长时间通话;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间和音量、避免在嘈杂的环境(如乘坐地铁、公交时)使用耳机,等等。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也需要注意,例如不要频繁挖耳朵,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感染甚至鼓膜穿孔;游泳前后应注意耳部卫生,避免感染。

>>>

在线设计平台Canva可画为你提供了关于「国际聋人节」的设计模板,满足海报微信公众号封面朋友圈配图等类型的设计需求,还有百种中文字体和千万版权图片等设计素材,在Canva可画主页搜索「聋人节 设计类型」即可。

除此之外,你还可以在这里进行PPT工作表座次表宣传单宣传海报易拉宝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设计。只要在Canva可画做设计,且你的设计素材全部来自我们的素材库,那么你的作品就完全不用担心有侵权风险,可以商业使用。点击下方图片即刻体验👇👇👇

推荐阅读

查看所有

10万+免费模板 千万版权素材 在线作图神器

把你的想法轻松变为现实